建成并持续巩固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十四五”规划尚未收官新型股票配资,多项民生指标已超预期。
跃动的数据,彰显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丰硕成果。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十四五”时期,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以民生为导向,围绕持续提升民生福祉水平强化监督执纪执法,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政策力度更好地转化为民生温度。
织密校园食品安全“防护网”,确保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明白
“伙食单一”“有时吃不饱”“菜价偏高”……师生、家长之前对学校食堂的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市纪委监委第七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李峙强记忆犹新。自2024年智慧监管平台建成后,这样的声音少了很多。
智慧监管平台,是平果市委、市政府针对校园食材配送问题专门搭建的数字化平台,可对校园食堂采购、食材验收、财务计划等环节进行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现在只需提前一周在平台发布所需食材及数量,通过平台集市竞价机制就能匹配供货商,不仅不用与供应商见面即能完成食品采购,还能以最优的价格购买最新鲜的食材。”平果市铝城中学校长韦情说。
不同于摆在窗口的菜品,食堂食材配送和安全管理因公开程度低、监管监督弱,是风腐问题易发多发区。平果市纪委监委在案件查办中发现,该市公办学校(幼儿园)食堂食材统一配送项目,因内控机制不完善、违规长期垄断,存在食材配送价格偏高、品质不佳等问题。
一顿校园餐,关乎千万家。平果市纪委监委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市教育局等部门全面终止、依法解除与涉案企业合同的基础上,推动相关部门深入整治中小学校园餐食材配送和安全管理不规范问题,借助智慧监管平台的供应商遴选机制、全流程监管机制,阻断捆绑在校园餐背后的利益输送链。据统计,智慧监管平台运营以来,全市学校食堂食材采购价总体下降12.16%,学生在食堂消费每人每天可节约3至4元,师生、家长满意度明显提高。
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守护亿万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是一份民生承诺,需要各部门合力同行。为此,纪检监察机关在深化整治校园餐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同时,主动加大与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沟通协作,全链条发力压实各方责任,画好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同心圆”。
今年以来,山西省太原市纪委监委推动市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构建职能监管闭环,对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把脉问诊”:在资金管理使用方面,督促市场监管、审计、财政等部门开展膳食经费专项审计检查;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推动市教育局、市场监管部门采取“监管+服务”方式对学校食堂进行体检;在推进源头治理方面,主动透过问题表征,深入剖析,针对查办案件中发现的职能部门制度漏洞和廉政风险点,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的方式,推动职能部门、主管单位找准思想意识和制度建设薄弱点、权力风险点、监督空白点,加强整改。
制度政策日渐完善、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托举起幸福“夕阳红”
面对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一基本国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强养老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
“十四五”期间,各地养老制度政策日渐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老年助餐助浴、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物业+养老”等服务更加方便可及。
以浙江宁波为例,“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的家门口养老模式在当地有序推进:在全省率先实施适度普惠的居家养老服务补助制度,惠及重点优抚对象、见义勇为、低保、低边、失独、高龄等16万名特殊和困难居家老年人;建设完成全龄友好食堂18家,新增老年共享餐厅10家,老年助餐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新(改、扩)建养老机构20家,建成四星级、五星级养老机构12家,五星级养老机构数量居全省第一。
在浙江省纪委监委部署指导下,宁波市纪委监委结合巡视巡察、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会同市民政局等单位强化对养老服务资金监管、机构服务规范及老年人权益保障三大核心领域监督整治。针对养老机构内部管理、老年食堂运营管理等问题,推行任务执行、问题整改、问题线索“三张清单”管理模式,层层压实整治责任,推动整改问题221项,完善制度建设14项。
按时、精准、足额发放养老资金,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纪检监察机关抓好养老服务这件民生大事的切入点。
现在,通过“阳光惠民”监管系统对补贴申领对象和条件信息进行核对,已经成为江苏省无锡市民政局发放养老资金的必经步骤。
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是因为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执纪中发现的一个突出问题——部分资金发放管理审核不到位、补贴资金存在超发漏发问题。
紧盯养老资金发放管理使用,无锡市纪委监委一方面压实市民政局等职能部门监管责任,推动限期整改、到期验收。另一方面,督促建立养老补贴资金闭环监管机制,将尊老金、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建设补贴等纳入“阳光惠民”监管系统,实现流程全监管、数据全口径、公众线上查询、网上一键举报,确保资金支出合规、对象精准、管理透明。
此外,河南省林州市纪委监委统筹“室组地”监督力量,强化对高龄津贴管理发放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湖北省咸宁市纪委监委深化完善“纪检监察+职能部门”数据共享和信息核查比对机制,精准发现养老社保监管不到位、补贴资金发放不及时等问题及背后存在的风腐问题。
医疗保障从低到高、管理服务从有到优,看病就医省心无忧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多项举措涉及医疗保障。
福建三明通过“三医联动”改革,实现了患者、医生、医院、医保基金等多方共赢。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市沙县总医院视察时指出:“三明医改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其经验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
悠悠民生,健康至要。福建深入推广“三明经验”这些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持续拧紧监督链条。省纪委监委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连续4年将医疗领域突出问题纳入整治重点,针对“中梗阻”问题,适时召开工作推进会,摸清问题产生的根源症结,细化工作举措,压茬推进问题整治;省纪委监委驻省卫健委纪检监察组发挥综合监督优势,健全完善与监督部门的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协同联动等机制,督促监督单位加强联合会商、凝聚工作合力,让群众看病就医更省心省钱;三明市纪检监察机关紧扣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等重点任务,从有利于维护民生福祉角度开展医疗领域“排忧行动”监督,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免陪照护病房、先诊疗后付费和出院回访等措施落实优化。
“十四五”以来,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区域布局更加均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序拓展,实现了医保覆盖面从小到大、保障水平从低到高、管理服务从有到优的转变。纪检监察机关以维护民生福祉、解决民生需求为出发点,紧盯医疗领域重复收费等突出问题开展监督执纪执法,持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清障护航人民健康。
前不久,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医保局的退费现场,63岁的汪云琴领到了3538元。今年4月以来,该县医保局先后向4000余名参保群众退费12.9万余元。
泸州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医保、卫健、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针对医疗领域重复收费问题开展持续整治。坚持查改治贯通,在案件查办和问题整改上,聚焦医院领导班子、收费科室负责人、医保经办人员、医药供应商“四类重点人员”,药品采购、检查项目计费、医保报销结算“三个重点环节”,以及异地就医费用清算“一个重点领域”,通过监督检查、大数据碰撞,梳理发现重复收费问题线索187件,推动整改检查项目、治疗项目等重复收费问题315个。在整改治理上,加强类案分析,用好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完善34项制度机制,明确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健全监督系统。
为了守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陕西省医保局在省纪委监委监督推动下,深入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整治、省医保基金飞行检查,通过线索双向移送和联合惩戒机制,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公安等部门移送线索502条;推进定点医药机构医保药品追溯信息采集工作,强化药品追溯码监管,目前已实现追溯码系统12个统筹区全覆盖,接入定点医药机构3.8万余家,接入率超过98%;将药品追溯码异常线索作为抓手开展打击治理专项行动,利用大数据筛查追溯码跨省重复结算疑点7000余条,发现违规问题700余条,解除和暂停协议196家。
回顾“十四五”,一项项政策、举措落地,进一步织密14亿人民的幸福保障网。展望新征程,幸福民生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纪检监察机关将聚焦民生之需,回应民生之盼,以强有力的监督保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实。(记者 陈瑶)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金元速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